可降解塑料是对应“白色污染”的有效方法。“白色污染”是指由农用薄膜、包装用塑料膜、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随意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。我国是世界上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,所以“白色污染”日益严重。“白色污染”可以造成长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。例如,废旧农用薄膜混在土壤中,可以造成土壤板结,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,将导致农作物减产;废旧塑料包装物随意丢弃在野外环境中,可能会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,导致动物死亡。目前国内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还缺乏有力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支撑。虽然国内出台的《可再生能源法》明确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,但在具体实施上,目前没有针对产业的具体的扶持政策,扶持政策不到位使得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迟迟没有启动,大部分国内企业生物降解材料以出口为主,市场一直在外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但这种现象有望在今年得以改变,据相关媒体报道,国内的降解塑料相关扶持政策有望于下半年陆续出台。规划扶持的对象包含生物基材料、完全降解材料等,扶持手段包括增值税返还、税收减免、重点项目采购等。如果相关政策顺利出台的话,也必将对国内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。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效应,生物降解塑料袋的生产成本在未来几年内也可能会适度下降,最低价格可能会降到与传统塑料价格基本持平,从而促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国内的应用程度。
塑料稳定化技术,塑料稳定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进行新的抗氧剂、紫外线稳定剂和自由基捕获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开发。日用化学品重灌装塑料容器,食品用的托盘或周转箱等,可利用塑料稳定化技术,哪里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造高质量的塑料制品,以提高它的再使用或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塑料可降解技术,可降解塑料一般分为生物降解塑料、光降解塑料和生物/光降解塑料等。国内研发的品种已涵盖光降解、光生物降解、光氧生物降解、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批发高淀粉含量型生物降解、高碳酸钙填充型光氧降解、全生物降解等大类。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包装方面的应用,已遍及于普通包装薄膜、收缩薄膜、购物袋、垃圾袋等,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从保护生态平衡出发,研究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,特别是食用粉或无机矿物质填充的高质量、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塑料是可降解塑料目前的重要研究课题。以上内容来自中达航(深圳)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整理分享。
普通大棚膜土埋保管法,使用后,必须要及时清理干净。然后用抹布擦净膜上污泥;将清洗好的薄膜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,因膜上留有水分,贮存时易老化;晾于后的薄膜用木板卷成简,板宽约20厘米左右,卷好后抽木板。卷筒时有条件的农户能放入少量的滑石粉,防止粘连。普通大棚膜埋藏法,把用过的农膜洗净、晾干,用木棒做芯卷或捆,埋在深1-2米的坑内,压上30-50厘米的湿土,第二年取出,与新膜一样柔软透明。温室存放法,夏秋两季室内气温适宜,把薄膜放进温室,可避免其冻硬碎破。普通大棚膜搭楼保管法,在屋梁上搭一层阁楼,把薄膜叠好存在上面,一直到第二年春天也不用挪动,保存效果也非常好。
二十年来,地膜的应用和发展非常迅速,增产、增收效果也特别显著。1979年以蔬菜为主进行小面积试验开始,1983年各种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猛增至62.9万公顷。1982年-1992年的11年间,推广地膜覆盖面积2506.7万公顷。1996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亿亩,达到700万公顷,其中达到和超过38万公顷的作物有玉米176.1万公顷,棉花181.6万公顷,水稻育秧60.5万公顷,花生58.9万公顷,蔬菜74.3万公顷,西甜瓜60万公顷,烟草38万公顷。这项技术用于“老、少、边、穷”地区,高寒山区及边远地区,能有效增加积温量,克服了低温干旱,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,使晚熟高产优质玉米良种获得丰收,产量成倍增加,1989年-1991年在16个省市实施的“温饱工程”中,这一技术,使3200余万农民越过了温饱线,1993年-1996年4年间,共推广地膜覆盖玉米育苗移栽及水稻育苗抛秧栽培2866.7万公顷,其中地膜覆盖2333.3万公顷,共增产各种农产品1亿多吨,增产值1143.12亿元,增加纯收入达971.65亿元。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,也有力地促进了化工、轻工、农机制造、农资供销、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由地膜覆盖技术发展到大棚蔬菜,使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,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。蓬勃发展的全降解地膜覆盖技术,使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,走出了一条农业高产稳产的路,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